威科夫中阶课程(二)
派发的原理和事件
PSY
在上涨一定时间后卖盘开始提供明显的阻力,价格创新高,成交量增加,价差扩大,它指出上涨运动可能接近尾声BC
价差的宽度和卖盘力量通常到达顶点的地方,在顶部附件,大型专业机构满足来自于公众的急切买盘。(通常成交量比前面更大)AR
BC到AR,与前面的回调的成交量相比较,判断是否是AR;通常成交量较大。回调幅度较大。ST
测试市场的需求是否还存在。通常看到ST后就会进入盘整时期。成交量较BC小一点UT
突破后,立马回到了TR。测试A段,看需求的能力。UTAD
它是对价格突破到阻力线之上所产生的需求的最后的测试。与吸筹中的Spring和终极震仓一样。LPSY
UP与JOC的区分
有效突破:幅度,时间(在2到3根K线,收盘都在最好在原阻力之上),成交量(适当放量,不能是天量,成交量上升意味S放大,同时D也变大,回落时成交量不能很大)
波动性:通常在派发时波动性较强。因为CM在达到目标时,进入派发区,留给CM的时间比较少。
特征改变
- Main SOS 下跌趋势到横盘 比如 SC,AR,ST
- Main SOW 横盘到上升趋势 Spring,LPS,JOC,
如何制定基于结构的策略
交易策略制定原则:方向,目标,时机 + 衡量盈亏比
- 定义市场背景
划出趋势线。定义时在上升趋势,还是横盘,还是下跌趋势
遇到阻力去做空,遇到支撑去做多
- 如果做空了的人 寻找趋势改变的迹象(SC,AR,ST)去平仓。可以在SC,AR期间,ST时平仓
定义A段
SC到AR的目标位无法确定,AR的反弹都比较高。SC的位置也无法确定,有可能SC不是SC,而是继续SC。所以这个段最好不要做。
AR到ST的目标位知道(暂时是ST的位置),SC有可能继续下跌,即ST有可能是失败的。ST确定了
如果持有空仓的人
就应该平仓了
ST确定就表示A段已经发生了,进入B段。ST就很有可能会有横盘。B段的波动性幅度都会很大,难度很大。如果此时B段后期有低点
可以去尝试做多。因为B段走一段时间后,有可能进入C段。但此时我们无法判断是C段,C段是后期走出来然后判断出来的。如果出现SOS,基本就会是C段。
再次吸筹
再次吸筹的形式
再次吸筹的分辨
只能通过对供求分析
吸收供应的特征(趋势可能向上)
尝试突破阻力的行为,所产生的反应较小(成交量小,幅度小,价差小)
比如:回落较小尝试突破阻力的反应较大时,持续性较差(无跟进,不能维持成果)
比如:有一根较大的阴线,就但后面很快没有了,又立马收回去了,被吸收了最好形成HH+HL(更高的高点,或者更高的低点)
UA所引发的回落没有结果
比如:它随后的走势没有出现SOW,成交量高时,是庄家需求,成交量低时,庄家没有提供供应。有时候吸收以spring结束
波动性通常会降低(回落的结果会越来越差)
价格与助理争锋相对
供应吞没需求的特征(趋势可能向下)
尝试突破支撑的行为,所产生的反应较小
比如:尝试向下突破支撑,但反弹回支撑之上的力度较小尝试突破支撑的反应较大时,持续性较差
比如:有较大的反弹,但又立马火大支撑附近。并且成交量较大。最好形成LL,LH
即,更低的低点,更低的高点潜在Spring/ST in |B|所引发的反弹没有结果
有时候吞没以UTAD结束
波动性通常上升(回落的结果越来越差)
价格与支撑针峰相对
威科夫中阶课程(一)
- 1. 现代技术分析历史
- 2. 学术对技术分析的质疑
- 3. 道氏理论
- 4. 成功交易系统的最低要求
- 5. 胜率,盈亏比
- 6. 价格循环VS经济循环
- 7. 如何辨认价格循环中的交易机会
- 8. 市场角色分类
- 9. 吸筹原理和事件
1. 现代技术分析历史
- 查尔斯 道(《股市晴雨表》),汉密尔顿,雷亚
- 威科夫,埃文斯,汉克 普鲁顿 大卫 * 怀斯(威科夫理论的继任者)
- 沙巴克 爱德华 麦吉(《股市趋势技术分析》)
- 唐奇安 (均线)
2. 学术对技术分析的质疑
随机漫步理论
有效市场假说
A股更适合威科夫理论。因为在A股市场上散户有比较少的专业度,是非理性的。
自证预言
主观成分
无法长线分析
3. 道氏理论
说明:威科夫理论基于道氏理论
- 前提假设 主要趋势不会被人操纵,价格反映所有信息
主要原则
市场存在三种趋势
主要趋势分为三个阶段
Acc,Public,Dis收盘价与线
关键点位的收盘价相互验证
工业指数,等指数的相互验证成交量的重要性
趋势会已知延续,直到反转信号
4. 成功交易系统的最低要求
5. 胜率,盈亏比
盘整中追求高胜率(达60以上)
趋势中追求高盈亏比 (可以放弃一些胜率,比如在D段不断尝试)
胜率与盈亏比,交易频率的关系
6. 价格循环VS经济循环
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。股市领先于经济。
价格循环
价格循环影响经济循环
7. 如何辨认价格循环中的交易机会
- 确定交易性质(短线,中线,长线)
- 基于交易性质,辨认出价格循环中的交易机会(在大的交易循环中找到属于符合你的交易机会)
也就是不要摇摆不定。不要发现是短线机会而做了长线,也不要是做长线的而又做了短线
8. 市场角色分类
CM(优质持股人,强手)
中央汇金,社保基金,国家队Public(劣质持股人,弱手)
- 共同基金(证券投资信托基金)
- 对冲基金 (私募基金)
- 小型保险公司
- 专业交易人士
- 普通散户
阿尔法驱动:考验基金经理的水平
贝塔驱动:市场的平均收益,比如上证ETF
Tip:共同基金,对冲基金的概念?ETF的概念?
9. 吸筹原理和事件
吸筹术语
PS
初步支撑,在一段长期下跌后,大量的买盘开始提供明显的支撑,当最终支撑失败,价格随后任然创新低。成交量增加,价差扩大。那么下跌有可能接近尾声。(注意是可能,也有可能继续下跌,这个需要后期走势的验证,CM有机会大量的买进,完成一些建仓任务(比如10%的建仓任务),散户此时提供的流动性,正好给了CM建仓的机会)SC
市场出现恐慌,CM大量买进建立仓位(比如20%的建仓任务),散户因为害怕而卖出。经典的是大的价差,大的成交量。但也有可能是小的价差,小的成交量,然后突然上涨,原因是,可能在下跌中CM就边跌边买,公众该卖的都卖了,导致小的成交量,CM增加一点点买盘,就可以将价格迅速推高。AR
卖盘被耗尽,买盘可以轻易将价格推高,随后空头平仓继续推高价格,并通常形成长期下跌以来的最高的反弹。并且定义了TR的阻力水平。
在AR处若果成交量较大,反弹力度较大,那么可能说明CM参与了反弹的购买
如果成交量较小,并且反弹力度较小,可能是一个失败的AR。
从AR的质量能大致能判定出ST的可能出现的最低点位置。ST
去确认在SC的是否真的发生,也就是否还有供应。通常好的ST是比SC更高的位置停止住。或者小量。也就是公众不会在以更低的价格卖出了。Spring
Spring最好是低量的,也就是不会有更低的卖盘。这个地方是机会也是风险点。LPS
在D段,有一些HH,HL,都是很好的LPS。JOC(Major SOS)
收盘价过区间最高点。(高量,宽价差),(低量,低价差),都可以。SOS
大的价差,放大的成交量,突破短期阻力BU
Backingup 回测,或者LPS
吸筹分段与目的
A段:PS,SC,AR,ST ---》停止下跌趋势
B段:UA,ST in B持股由散户转换到CM手中,也就是换手阶段,B段早起波动性较大,看空,看多的都较多。B段成交量会越来越小。通过B段的表现,判断C段可能发生的地方。--》建立原因,测试供应,产生需求
C段:Spring,SO(Shake out),LPS --》最后的支撑的测试
D段:SOS,LPS,JOC,BU(backUp) --》展现出摆脱区间的能力,确认阻力是否变成了支撑
E段:UpTrend(趋势分析的工具,如趋势线,均线),吸引买盘跟随(吸引公募私募专业交易者跟随推动价格进一不发展)或者再次吸收浮动供应。
Tip:盘感锻炼方法:手绘k线图,手绘点数图
我们主要在C段,D段做交易
如何寻找C段的边界(即如何定义C段)
找到前期局部支撑
刺穿前期局部支撑,左边界
收盘又在局部支撑之上,右边界
局部支撑怎么找?
良好的需求柱的底部
ST总结
如果是LPS,寻找前期支撑
如果是Spring,就是ST的价格位置
支撑位要素
成交量,长时间,最近的支撑
Copyright © 2015 Powered by MWeb, Theme used GitHub CSS.